2009-02-13

介質與EC與盆器

經常檢查肥份與給水勿必太多
水質要良好,經常檢查介質內水分的EC值。EC值低於1ms/cm表示無鹽害
給水太多倒不如給水不足。如果植株生長不良或發育有問題,則以純水(清水)加以淋洗。

在栽培過程要避免環境急遽的變化
急遽的環境變化容易導至生長停頓或是促使過早抽梗,因此環境要維持穩定,但是不可以造成溫室內空氣靜滯不動。在冬季儘量善用散射光。溫度最好終年維持恆定。
在催梗與開花階段要留意溫度與光量的配合。高相對濕度對蝴蝶蘭不致於產生問題,但是過度高濕容易帶來病蟲害。

蝴蝶蘭的根系與其他作物有顯著不同,根對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重要功能。野生的蝴蝶蘭其根系著生在樹上,根部除了具有固定的支持功能,因為暴露在陽光,根部具有綠色的根尖。也因為如此,根系附近的空氣與其他氣體對根部十分重要。
蝴蝶蘭自然習性為CAM型植物。在夜間,二氧化碳轉化成蘋果酸並貯於細胞內。白日則轉化成糖。因此蝴蝶蘭可在極端環境下存活,例如高溫、缺水的環境。在白日氣孔終日關閉以減少蒸散作用。
現今已知蝴蝶蘭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時期為傍晚與夜間。由於自然界成長的蝴蝶蘭其根系暴露在空氣中,栽培者所栽培的蝴蝶蘭也應該具有相同的特性:使得空氣可以圍繞根系。使用樹皮做為蝴蝶蘭的栽培介質即是有在於此介質具有通氣良好的特性。

荷蘭介質公司中,Tref公司為最大的製作廠。自上述地區進口原料,經過壓碎與篩選後分成0、1、2等三個等級。0與1級樹皮用為土壤混合物,1與2級樹皮做為蝴蝶蘭栽培用樹皮。
適用蝴蝶蘭的容器為底部開放可透水而周壁透明。因此有足夠的通氣量,可以排除多餘的水分。而且這些介質可以容許每平方公尺12公升的給水量而且不積水。

Anthura公司有關蝴蝶蘭栽培的技術資料

Anthura公司提供組培苗(5-8cm)與種植於長方盤的小苗(10-14cm)。組培苗需要特別預先定購。直接使用長方盤小苗的優點在於減少植株栽培時的損失,也減少自組培苗至小苗所需要的5-7月時期。長方盤內小苗其葉幅為10-14cm,通常具有2-3片生長良好的葉片。小苗移植到12cm的軟盆之前必須經過分級。Anthura公司並未為顧客進行此種分級工作。通常由栽培者將長方盤內小苗分成大小兩級,移植後分別在不同植床上進行栽培。小苗的栽培時期比大苗要多出3-4個月。

蝴蝶蘭的栽培可分成三階段:成長、低溫催花、完成開花。植株在具有3-4片葉子,葉長至少20cm,即可自成長階段轉移至低溫催花階段。植株經過低溫環境即可催出花梗。只要所需的低溫環境能夠維持,終年都可以進行催花作業。低溫時期愈短,催出花梗的整齊度愈低。通常將環境溫度降低6℃,並以5-6週的時間進行催花。

為了使花梗順利生成,通常採用低溫與強光的環境因此可能導致葉片轉變成暗紅色。然而在下一個完成開花階段,植株放置在較高的溫度,一方面促進花苞生成,一方面可使葉片轉變為原來顏色。

低溫催花與完成開花兩階段可以在同一個區域進行。如果使用冷凍機械降溫,使用較小的空間成本則較低。在完成開花階段可在每日24小時內都提高溫度,使開花過程早日完成。
----------------------------------------------------------------------------

階段 栽培流程 作業項目 使用 每平方公尺 栽培時期
容器 的株數 (週)

0 自組培苗移植穴盤 挑選、移植 苗盤 344 20~30
1 生長時期 分級、移植 12cm盆 63 22~27
2 低溫催花 疏盆、搬運 12cm盆 37 5 ~ 6
3 開花完成 12cm盆 37 10~12
Note:在12 cm盆的時間平均為50週。
---------------------------------------------------------------------------
在移植作業後的一個月內,介質要維持濕潤,頂層不能太乾。

四、灌溉系統
蝴蝶蘭的肥料為高尿素成分,而且種植於多孔隙的介質內。通常自頂部灌溉。灌溉水不能具有污染源,水中的鈉與氯離子濃度不得超過100 m2。重碳酸鹽濃度不得過量。如果使用水源的水質不良,則必須使用逆滲透處理水。植物的需水量影響因子有氣候、介質種類與植株年齡。灌溉系統的作業能力為5~12 liters / m2-hr,未利用的肥份必須加以淋洗。
蘭株通常種植於12cm盆,可放置地面或植床上。但是所有植株必須能夠排水良好,灌溉水能夠自頂部施用。


五、肥料
蝴蝶蘭的施肥可使用複合肥料或是直接施用氮肥(Ammonium nitrate fertilizers)。肥料的施用依品種而異。如果使用基肥,基肥必須含有Dolokal (L3-4 kg / m2)與PG混合物,pH的範圍為5.2~6.2,EC範圍為0.8~1.2mS / cm。氮肥如果太高會導致葉片過度生長。EC值如果太高,根部則會死亡。如果太低,植株缺乏微量元素。量測EC最好的方式是灌溉後收集底部排出的水分。超過1.5mS / cm代表此盆內介質已鹽化。通常根部會形成橘紅色斑點,這時需要以清水或低EC的水質加以淋洗。
蝴蝶蘭對於二氧化碳的需求並不高,因此並不需要在空氣中特別補充二氧化碳。

七、栽培微氣候

(一)溫度
蝴蝶蘭為熱帶型植物,環境溫度不要低於15℃或高於32℃。適當的生長溫度在兩種資料並不一致。Cultivation Guide提出適當的生長溫度為“維持平均生長溫度於26-27℃”,而在Anthurinfo 2004,Vol.1.的資料則認為要維持於25℃。在低溫催花階段,溫度維持於18-20℃,完成開花階段溫度維持於19-21℃。如果白日溫度較高或光線不足時,環境溫度要維持18℃以促成花苞形成。催花溫度如果高於20℃,光量則可增加15,000lux,並且加大盆器的間距,但是要避免葉燒。每日24小時的溫度都要在25℃以下。在催花6週後,光量可增加20%,溫度可稍微增高,但是每日24小時處理的溫度如果太高或是光量不足,花梗會增長,分枝數目會減少,花朵數也會減少。

(二)光量

在生長時期要有足夠的光照以促使葉片與根部的發育。太多的光量導致葉燒現象,光量不足則植物生長狀態不良,葉片分布成稀散狀,花梗發育不良,根部發育不足。在白日陽光1400W/ m2時,遮蔭率要高達85-90%。遮蔭網最佳使用方式為利用雙層網。一層固定網有65%遮蔭率,另一層為活動網,遮蔭率也是65%。在大晴天或正中午時刻利用活動網以避免此極端日照量的日燒影響。
在多暴雨地區最好使用塑膠布做為內部披覆材料,可以使作物維持乾燥,減少病害(細菌與黴菌)的發生率。適當的光量列舉如下:
1.生長時期:5000 – 8000lux
2.低溫催花:7000 – 9000lux
3.完成開花:8000 – 12000lux
在日照分布較均勻的地區(日照量受季節影響較少),而且在光線可以散射情況下,可以提高20%的日照量,但是在高日照量時要維持較高的相對濕度。

(三)相對濕度

蝴蝶蘭由於其生理結構可以保護自身在低濕狀態下受到的應力影響,但是在太濕的環境下,高溫高濕往往相伴著病害。最適宜的相對濕度範圍為60-80%RH。另一份資料則為50-75%RH。在高溫低濕環境下需要增加相對濕度。適用的設備系統包括在溫室上方以高壓噴霧設備增加霧粒,在盆器下方灑水,使用水牆與風扇等。但是要避免造成作物潮濕。
作物生長在高相對濕度的環境時,白日溫度與日照量都可以增加,使溫室內部維持恆溫,並且要維持良好的空氣循環。因此溫室高度最好高於植物3-4公尺。
為了能夠分析植物生長所面臨的問題,微氣候的量測與記錄十分重要。例如光量、溫度與相對濕度都要進行量測與記錄。量測作業可使用微電腦或手持的感測器,每日最高/最低值都需要量測。

八、病蟲害管理
(一)細菌性病害
細菌性褐班病是蝴蝶蘭最嚴重的病害。病徵在於葉片出現棕色斑點。有油狀或心臟形狀,而有黃色形狀物圍繞。處理方式包括調整施肥液的氮量,去除病株與維持穩定的相對濕度。化學藥劑對於此種病害並無作用。採用生長狀況良好,健康的植株才能避免此種細菌性問題。
(二)黴菌
介質中水分變化太大或是不適合的EC值都引起根部受損,因此促使黴菌攻擊組織。對治方法是降低灌溉水EC值,並且暫時減少介質水分。另一種黴菌引起的病害是花瓣上的灰黴病,在花朵上形成許多小斑點。發生的原因在於植物處於潮濕狀態太久或是相對濕度太高。
(三)病毒
受到病毒感染的蝴蝶蘭其病徵是花朵變小,生長速度變緩慢。然而有些品種的生長性狀不受病毒感染所影響。病毒的病徵在低溫催花階段更為明顯。病毒對蝴蝶蘭最大的影響在於生長速度。
(四)昆蟲與小動物
1.蛞蝓與蝸牛
蛞蝓與蝸牛會在幼株上咬出小洞,而也在短短幾天內就可以危害許多植株。同時也將根尖咬損。使用藥劑能夠有效地控制此種小動物。
2.蹣類
紅蜘蛛蹣類在葉部引起輕微變形與嚴重的顏色變化。因為分佈為集中狀態,可以以殺蟲劑控制。
(五)環境引起的生理異常
1.花苞掉落
在開花完成階段,如果光線過強、溫度太高,容易引起花苞自花梗上脫落。根系的品質不良也會造成此現象。花卉在輸送之前如果未經適應階段也會有落苞現象。
2.斑點
植物自生長區域運送到催花區,容易在葉片出現凹陷斑點。原因在於部分或全部細胞已死亡。在搬運過程中光線太強或其他環境應力也會造成葉片凹陷。

3.紅葉
蝴蝶蘭受外界應力而產生紅葉現象的原因,通常因為光量太強、溫度太低,或根系未充分發育。

蝴蝶蘭的花梗需要以支柱固定。在花梗上最低位置的花苞開始開放時就必須進行此支撐動作。因為在此階段顯示花梗不再伸長,因此可以估計花梗上所有的花苞數目。
蝴蝶蘭的分級標準通常由消費習慣加以決定。除了顏色以外,分級的依據包括花梗長度,花苞數目,分枝數目與每棵蘭株的花梗數目。花梗數目是最重要的分級標準,其次為分枝數目與每梗的花朵數目。售出價格隨花梗與花苞數目增加而增加。
在冬季,花梗上花苞已有4-5朵開放時才可售出。在其他季節,有2-3朵開放花朵即可出售。在運輸過程中,溫度不要低於18℃。

光同化產物的輸送與分配

1.供源與積貯
  在植物體內器官供源和積貯的狀態是一種動態過程,會隨生長發育而改變。一個植物組織器官在發育過程中,可能被稱作供源或積貯,而由其是否有能力輸出或輸入光同化物質而定。「供源」之定義也 可稱為輸出糖份到韌皮部內。

「積貯」也可定義成能從韌皮部將糖份輸入。對大部分的植物而言,健康完全展開的葉片通常為主要的供源或稱作同化物質淨生產者。 其他綠色器官(或是指含有葉綠素的器官),例如綠色的莖、根系、花瓣和果實,可能也可以藉由自身光合作用提供額外的碳源。

蘭花且有許多而非葉狀的綠色器官 如偽莖、莖部、根系、蒴果和花瓣等。在發育過程可能提供光同化物以供應成長,而對於某些生長狀況遲緩無莖芽的蘭花,它們從自身綠色根尖細胞進行光合作用得 到唯一的碳源。對於有葉蘭花而言,這些非葉片之綠色器官,無法維持淨光合作用產生再生性反應。
各種植物器官不同的光合作用能力可以歸用於對稀少資源的有效 經營能力,尤其是在自營作用下之氮源。


積貯也會出現在植物生命週期任何時期。包括芽體、根尖分生組織、新葉與擴展葉片、花、果實及維管素形成層。甚至成熟葉片在早期發展與成長膨脹的時期,也會暫時性變成積貯。由此可知一個植株上有可能同時有多個積貯,所以對於光同化物質會有一個先後供應供應順序。

例如開花中的番茄,其供應比例依序為花序>新葉>根系。而在結實期的番茄,便改成 為果實>新葉>花>根系。對很多植物體而言,果實的發育及種子萌芽主導營養組織的生長。但在供源來源缺乏時,花朵對光同化物質為較弱的競爭者。植物器官中 某些儲藏性器官,如鱗莖、塊莖以及球莖等等,會在其早期發育的時候,便成暫時性積貯。而在生長後期便回後成供源型態。蘭科植物也有一些因應環境發展出來的 特殊貯藏性器官,例如偽莖、膨脹根系和地下塊根。


1.供源通常供應最近的積貯部位
  植物的上位部成熟葉會直接將光同化物質輸出至頂芽、新葉及其他積貯部位部位。下位葉則是將光同化物質輸出至根系。中位葉則輸送向上或至根系。植株如果有一個大型積貯(例如果實),則其附近 的葉片便會成為其主要同化物質供應者,以供應其成長及發育。典型的榖類作物例子。例如大麥在中提供發育果穗的同化物質,都是由旗葉(flag leaf)來提供。其他的葉片只會提供一點點或幾乎沒任何的同化物給予果穗,但這些葉片所提供的物質卻是主要供應於根系或其他部位所需。

2.隨著植物生長,同化物質分配改變
  一般說來,營養生長階段。根系與頂 芽是最具有支配同化物質的主要積貯單位,特別是附近的葉片更是直接性影響。當進入生殖生長階段,則變為花器及果實為主。在只有二到三片的大豆幼株,其葉片 所產生的同化物質提供給葉芽及根尖細胞生長發育。在這個階段,並沒有嚴格限制葉片供應的方向。較成熟的大豆植株或是已經開花的大豆植株,便開始會有不同葉 位(上位、中位及下位)經由莖部提供給不同部位的器官組織。

3.維管束幾何型式與葉序能夠影響分配型態

  維管束幾何型式代表為維管束排列情 況。葉序則代表葉片排列順序,這兩種皆會影響同化物質分配型態。例如甜菜其葉子是形成簇生化型態,所有的同化物質都輸出至特殊的儲藏根中,這便是因為簇生 化型態導致葉片到根部的距離都一樣,因此所有的同化質都會集中輸至根部。

但在番茄裡,其基部葉片會將同化物質經由輸送到上位莖部及芽點﹔而在上位葉則會將 同化物質輸送至下位莖部。會發生這種特別現象,就是因為番茄的韌皮部具有雙向並列的輸送通道,所以才可以有此不規則同化物質輸送過程。此外,在供源附近的 積貯並不是就必須從這些供原來獲得同化物質。除非有維管束等通道組織作連接,才會進行運輸。例如在向日葵之同化物質會隨著葉序在葉片及發育器官之間進行傳 輸。


4.完全成熟的葉片不會輸入同化物質

  幼嫩擴展中的葉片裡會形成積貯狀態,然後由其他部位的供源輸入同化物質以供生長。等到成長到完全成熟葉,便不會從其他的供源型葉片輸入同化物質。但有些時候在積貯狀葉片會轉運物質到供源,會發生這種雙向運輸的情況。

葉片之供源與積貯傳輸機制因為不一樣的部位成熟與否而變的非常複雜。通常雙子葉植物與單子葉植物的葉片要長到大約50%至90%成葉大小即會開始輸出光同化物質,則關於雙向運輸同化物質方式可能是葉柄維管束所產生的趨勢變化。


5.當供源被去除時,會改變運輸的形式

去除葉子也會改變原來在供源與積貯之間運送的形式。下位葉被摘除之後,上位葉便會提供同化物質給根系。然而這種新供源與積貯之間的傳輸途徑,必須要依靠有效的維管束連接才可以做到。以小藜豆(Cicer arietinum)為例子,其每個枝條都是一個獨立的單位,會自行供應及利用同化物,不會影響到別的枝條,因此具有葉片的枝條不會供應同化物質給沒有葉片的結果枝條。